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,国内一直以来都缺少大型综合保障仿真、分析软件,长期处于被动状态。2019年底,公司专门组织了研发团队,耗时近半年时间完成了国产大型综合保障仿真分析平台LogSim的研发。
该平台可用于模拟和分析复杂的使用与保障方案,可用于国防装备或民用系统的保障仿真,用于确定技术系统所需的性能需求。该平台可进行系统、产品、任务、剖面、保障组织、保障策略、维修活动、维修资源、战损、库存与订购等多个方面的建模与模拟,且采用离散事件仿真、多线程仿真等先进技术确保仿真的效率。通过模拟,可优化系统的可用性、技术能力水平,并可预测潜在的问题以及验证应对措施的有效性。可输出任务、系统、产品、库存、资源等多个方面相关的近100项分析结果,可输出可靠性、可用性等相关特性仿真结果。该平台可直接对标国际先进的保障性仿真、分析软件,功能、技术方面均优于或与其水平相等。
综合保障仿真分析平台LogSim具体能够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呢?
1、是否有足够的系统/装备满足任务需求?即系统/装备数量是否能够满足使用/任务需求?
2、随着时间变化,系统的可用性是如何变化的,具体变化情况如何?变化规律是什么?
3、指定时间段内系统发生宕机/停机的时长预计会是多久?
4、导致系统宕机/停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,系统的不同设备/组件对于系统宕机/停机的影响如何?
5、如何优化设计方案来解决系统使用率达到峰值负载情况下问题?
6、系统满足特定场景下的指定性能要求的概率是多少?
7、要满足系统需求,我们需要设计多少个维修站点/部署维修站点?
8、需要什么样的维护人员?多少维护人员?维护人员什么时候可以到指定站点进行维修?
9、在给定的备件库存策略下,我们如何处理好不同工作场景的任务需求问题以及保障方案?
10、当前设计的障方案的瓶颈在哪里?有哪些瓶颈?
11、不同时刻的资源利用率处于什么水平?
12、我们如何计划与调整资源可用性,来满足不断增加的维修需求,或者解决维修瓶颈问题?
13、特定时段的供应链中断时,我们怎么保障和处理系统运行需求?
14、系统保障方案鲁棒性如何,是否可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干扰?例如攻击、战损等
15、将运输时间降低30%后,系统性能能够提升多少?
16、将设备的故障率增加50%,系统可用性会有什么影响?
17、设计的系统方案如何受到零部件拆卸、装配、横向保障等因素的影响?这些因素优化会带来什么收益?
18、保障方案如何处理设备老化、计划维修/检测任务的影响?
主要功能:
1、产品建模模块
(1) 能够对LRU/SRU/PSRU等不同类型的设备建模
(2) 支持系统结构树、列表清单方式显示装备包含的设备、设备类型、失效率、是否关键设备、相似设备等
(3) 支持多平台、多种装备建模
2、任务剖面及任务建模模块
(1)支持设置任务单元、任务单元关联系统建模
(2)支持任务剖面建模
(3)支持任务执行剖面建模
(4)支持设置每天执行的任务以及关联的系统
(5) 支持计划类型、随机类型、突发类型等不同类型的任务建模,支持任务启动时间、启动数量、任务启动间隔设置等。
(6)支持图形化显示任务执行剖面
3、保障组织建模模块
(1)支持图形化建立保障组织结构,支持三级保障组织,设置维修、库存、现场等不同类型的维修、库存站点
(2)支持设置不同类型站点的角色,以及各级站点之间的逻辑关系、层级关系、维修关系、备件保障关系等
(3)支持运输策略剖面建模、预防维修站点设置、横向保障建模等
4、维修建模模块
(1)支持系统维修、产品维修等不同层级设备的维修建模
(2)支持预防性维修、修复性维修建模,可设置预防维修计划、预防维修站点、更换站点等
5、维修资源建模模块
(1)可进行维修资源库管理,可设置每个站点的维修资源配置
(2)可进行维修作业建模,维修作业资源需求设置
6、战损建模模块
可进行不同类型战损建模,可设置任务的战损、产品战损
可进行战损更换策略建模
7、库存及订购建模
(1)可进行库存管理、订购计划管理
(2)可设置不同类型产品的对应各站点的初始库存规模、订购站点、订购规模、订货时间、运输策略等
8、保障性仿真模块
该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,可进行多种仿真参数的设置,包括是否启用预防维修、是否启用横向保障、是否启用备用资源/部件、数据收集时段、仿真时长等
(1)支持近100项仿真参数的仿真与统计
(2)支持图形、列表方式显示仿真结果,可输出仿真分析报告,自定义报告。